(轉貼,壁蝨傳染) 犬焦蟲感染病例_臘腸犬冠薔

而冠薔的主人是國小教師,她也很重視冠薔,很注意牠的健康狀況,
可能就如同她自己說的,就和這隻小狗相依為命。
冠薔非常怕打針,牠小時候被機車撞過,當時左邊眼睛出血,變成瞇瞇眼,
擔心腦震盪的冠薔主人還有冠薔主人的母親慌張地來到醫院,那時候還曾經住院觀察,
直到確定一切都正常才出院,那時候緊張的冠薔就是一直嗚咽,但嘔吐加上輕微的腦震盪
讓牠在醫院待過難得的一晚,所以冠薔對打針非常的敏感,為了安全起見,先幫冠薔戴上頭套。
冠薔的主人說牠前一陣子大約一個月之前, 有次發現牠身上爬滿了壁蝨(TICK),
當時可能就只是幫牠身上的這些吸血寄生蟲清除,但是持續發生食慾不振的現象
已經有兩三個禮拜了, 於是帶了冠薔來醫院門診,我聽了冠薔的病史之後幫狗狗量體溫,
連續2-3天都是呈現發燒的狀態,但精神又還不錯, 因此強烈懷疑冠薔有血液住血感染原蟲的感染。
一般壁蝨會傳播的疾病,除了細菌性的萊姆病之外,最常見的就是血液中的住血原蟲
向是愛利希體(Ehrlichia canis ) 以及狗狗的焦蟲感染,焦蟲一般分為兩種,
都是藉由壁蝨來傳染散播的,俗稱大焦蟲的稱為犬焦蟲 Babesia canis
以及另外一種俗稱為小焦蟲的吉普遜氏焦蟲 Babesia gibsoni
其他的血液寄生蟲如血巴東蟲也會造成血巴東蟲症 ( Hemobartonellosis )、
以及犬肝簇蟲 ( Hepatozoon canis )... etc.
當發生焦蟲感染的時候,通常只會出現其中的一種,不是大焦蟲就是小焦蟲,
很少會有混合感染的情形,這需要小心地鑑別。
這是造成數種血液寄生蟲的病媒,棕色犬壁蝨左側為雌性,
吸血之後鼓脹如同花生米般大小,並且於一段時間後由頭部排出卵,右為雄性。
雌壁蝨 ( tick ) 的特寫,由頭部排出卵之後逐漸乾癟,
數月後這些卵會孵化為幼壁蝨,爬上草葉尖端或牆上伺機等待狗兒經過,
幼壁蝨接觸到狗就有機會將口器插入狗兒的皮膚。
上圖是又過了數個月之後,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先前所排出的卵孵化出

剛剛開始所見到的血液抹片,看見視野中央有一顆染色濃染的小黑點,因為是一顆的型態
所以很容易被誤認為吉普遜氏焦蟲 Babesia gibsoni ,不管是大焦蟲或是小焦蟲,
都會在紅血球內的黑點周邊出現特異性的指環,就是那個半透明的 ring 會出現,
就必須要懷疑為焦蟲的感染,後來繼續對照圖譜以及檢視更多的視野,
發現剛才那個黑點是分裂中的原蟲細胞,可以發現更多的雙梨形犬焦蟲原蟲寄生在紅血球細胞內。
從這張血液抹片照片就可以看出感染焦蟲的紅血球細胞有一定的量,這表示感染已經發生了一段時間啦。
這張照片是特異性的犬焦蟲原蟲型態,大家可以看看視野正中央的紅血球細胞內
有如同梨子剖面中,梨心中兩顆種子的型態嗎? 這就是特徵性的犬焦蟲 ( Babesia canis )了。
血液寄生蟲一旦發生,初期經常沒有顯著的症狀,精神狀態還可以,但會缺乏食慾,
紅血球細胞的主要功能是攜帶氧氣,如果被血液寄生蟲感染了,攜帶氧氣的功能就會降低,
所以缺氧的結果可能會導致精神狀態變差,貧血...甚至造成自體的白血球吞噬細胞
將自身的紅血球給吞噬,血液寄生蟲的感染有可能與動物體共存很長的一段時間,
它們也不會積極地立刻殺死宿主,因為好不容易寄生到動物體,要生存的最好策略
除了在此動物體內增殖之外,就是等待機會有新的壁蝨叮咬,將原蟲的基因傳播到其他
的溫血動物。
但一旦嚴重感染,與宿主間的平衡降低之後, 就可能導致宿主免疫系統的反撲,
白血球一旦開始吞噬自家細胞, 就會導致免疫媒介性溶血性貧血( IMHA,或為稱為 AIHA ),
有可能造成骨髓抑制性的不再生性貧血,那預後就不佳了,嚴重的血液寄生蟲感染,
可能會導致肝臟以及脾臟腫大,甚至身體的許多器官也同時發生狀況,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是有幫助的。
治療必須視狗狗的狀況跟您寶貝的醫師討論,因為每隻狗或是貓的狀況都不同,
治療計畫也許會有所差異,這裡就不贅述了....
只是文獻上有提到早期治療犬焦蟲的藥物 Imidocarb dipropionate ( Imizol)
只對 Babesia canis 有效,但對 Babesia gibsoni 則無法完全清除,建議
可以配合Clindamycin 以及 metronidazole 一起使用, 或者是其他更好但
更昂貴的藥物,如果剛好有其他醫師正在瀏覽此篇文章,亦可交流一下。
冠薔已經開始治療,食慾應該會變的比較好,希望牠早日康復囉。~^^
ps. 經過治療之後,現在冠薔已經完全康復了。
補充說明:
關於焦蟲的治療:
我在2007年四月28-29日,世界獸醫師節以及相關的學術研討會
中曾經當面問過一位日本學者 Dr. Ishida Takuo 治療的問題。
Dr. Ishida 專長於血液學、細胞學,肝臟與消化系統疾病、 免疫
學疾病、內分泌的疾病與腫瘤學。
現任日本動物醫院協會(JAHA)副主席
1989 年加入位於東京的 Akasaka 動物醫院擔任醫學處長並成立
日本開業醫理事會 (JBVP)。
1985 年曾任 Zootechnical College 的副教授。
1981 年以冠狀病毒的病理學研究獲得東京大學博士學位。
以貓的愛滋病研究獲得第一個由日本獸醫醫學會所頒發的學術獎
,並曾在加州大學 Davis 分校做博士後研究。
1976 年獲得 Zootechnical College DVM 學位。
1973 年 Dr. Ishida 取得國際基督教大學獸醫系學士學位。
關於 Dr. Ishida 回覆我關於焦蟲治療的用藥答案如下:
① 根據歐美的研究 Atovaquone + Azithromycin 效果試驗では83%有效。 ② PCR testで陰性的唯一治療法: mepron® (Glaxo Smithkline ) 13.5mg/kg, PO, TID 10d (脂肪食と緒しこ)
③ Azithromycin 10mg/kg, PO, SID 10d